我跟這位同學說了後,他也認同這個做法。
而由這個例子,也就可以看出作者何以在緒章中,說明中國以「西方知識和教育文化的傳布問題」為核心,與美國期望其智財權獲得中國保護的關懷全然不同。也就是說,本書的發想和寫作,都具有在華文學界中「披荊斬棘」的意義。
除開緒章以外,本書以三部分、九章的篇幅,闡述作者運用這些理路後的成果。(p.76) 有沒有一種如同今日某些人把「山寨合理化」的既視感?後進國家為求進步,而有意在政策及手段上忽視先進國家所在意的規範,究竟該被怎樣詮釋,自然便是涉及國家治理的議題。尤其難能可貴的是,吳教授正是以類似外交史研究的學術訓練背景,致力突破過往窠臼的學者。於是你、我所習慣的華文地區「以外」之處所開始從事的各類檢討取徑,自然就成為可資參考的對象。本書就是在此學界風潮的發展,及學者個人的學思成長脈絡之下所問世的作品
三部分分別是「企業活動、國家治理與中美關係」、「商人團體、技術組織與關係網」和「企業、戰爭與外交」,由此即可感知,本書所處理的「中美關係」,早已脫離過去的「探討政府力量何許」的脈絡,廣泛地探究以「商業」為主要概念的非政府力量(必須強調,本書事實上也不僅只以「商業」一途詮釋而已),如何與政府力量互動的另一面歷史實況。當然這並不表示,本書只是一個依循趨勢的作品而已。起碼就學經歷部分還是比較好看。
陳伯謙指出,單以教育部的各大專院校「108學年度碩士在職專班招生名額核定表」,「碩士在職專班」的名額約是16,000人左右。理工科非我所長,姑且不論。這件事說簡單很簡單,說複雜,涉及的議題點也不少。其中認真想進修的當然是有,但許多學生們不是老闆就是各公司的主管,在社會都事業忙碌,無法完成日間碩班嚴格的學術訓練。
因為國高中小教師的薪資跟學歷是連動的,許多人為了薪資福利就選擇「更上層樓」。那只是為了證明「我有完成專業學術訓練的要求」而已。
李眉蓁認為,這次爆料很明顯的是選舉操作,希望之後選完大家對不分藍綠的所有的政治人物,一視同仁檢視。而此番意見也隨即引發輿論砲轟。政治人物愛拿學位,牽涉到台灣博碩士資格涉及的社會問題。台灣受高等教育和拿到碩博士資格的人不少。
就論文抄成這樣而言,可以想見,她連在職專班的訓練都無法完成。各種分析批判都有,就不多提。很多具有網路聲量或社會地位,對辛苦念書寫論文才取得學位的人來說,李眉蓁自是罪無可逭。而且兩次都認為這是選舉操作手段,只是政敵(無論藍綠)在抓她的小辮子。
當日下午,李眉蓁前往鳳山開漳聖王廟參拜前接受媒體採訪,她又說,自己是一個新人,現在面對市長選舉,回答不完善很抱歉,希望大家回歸到她在對市政、對現在選市長的關注,不要再追殺她的論文。並強調尊重學校的審查結果。
就抄襲事件本身,李眉蓁是這樣回應的。就文科來說,在職專班的碩論,在學術上,被引用的比例跟次數極低,多少可反映其論文水準。
李眉蓁團隊隨即於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召開記者會。以在職專班一學年最低10萬元學費來計算,一年大約至少13億元的市場規模。李眉蓁便是拿錢換學位但這對她的仕途有無影響,也是見仁見智。李眉蓁起初表示,自己是照中山大學的正常程序畢業,尊重學校審查機制,希望選戰回歸正面,將矛頭指向蔡英文的論文也造假,若蔡英文有回應,自己也會依照蔡的標準回應,希望大家標準一致。很明顯的,兩次說法中,第一次不但情緒化且沒格。
而這個態度及事件本身牽涉到三個層面的問題: 論文抄襲的學術倫理。因為在學士滿街走的時代,碩士成為較有「職場競爭力」與「名譽價值」的證明,所以有人買就有人賣。
另外四頁則與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2004年11月在政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「兩岸政經互動」的演講整理稿,完全相同。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是師範體系的在職專班。
看起來也不在乎會不會喪失碩士資格,後來還表示要放棄碩士學位。就第一點來說,這是輿論批評最多的部分。
很多具有網路聲量或社會地位,對辛苦念書寫論文才取得學位的人來說,李眉蓁自是罪無可逭。就抄襲事件本身,李眉蓁是這樣回應的。話鋒隨之一變,說自己理解韓國瑜的心情,以及許崑源議長為何從17樓跳下去。民間普遍流傳一個說法,碩士在職專班是用來「鍍金」的工具。
而且兩次都認為這是選舉操作手段,只是政敵(無論藍綠)在抓她的小辮子。並強調尊重學校的審查結果。
但因為抄襲的方式匪夷所思,即使是坊間「代寫論文」的寫手代筆,也不可能犯下完全抄襲的錯誤(通常是改寫)。地方政治人物,靠的無非是媒體版面、在地人氣、專業光環,以及雖然不甚重要,但也會有影響的——學歷。
雖然李眉蓁堅稱她未當市議員前,就去取得碩士資格。認為錯就錯,看中山大學想怎樣。
理工科非我所長,姑且不論。李眉蓁便是拿錢換學位。起碼就學經歷部分還是比較好看。她第一次的意思是:她依據程序從中山畢業,有問題幹嘛針對她?蔡英文不是也造假?是要把她像韓國瑜那樣被鬥臭,然後像許崑源那樣自殺嗎? 第二次則是:爆料是選舉操作,大家不要管論文真假。
其中有96%與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生雷政儒2000年的論文《兩岸經貿互動與台商投資之演變分析》相同,連錯字都一樣。此事對高雄市長補選的效應。
各種分析批判都有,就不多提。這件事說簡單很簡單,說複雜,涉及的議題點也不少。
所以教授通常也不會要求過多。而此番意見也隨即引發輿論砲轟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